1.重启网络服务: sudo /etc/init.d/networking restart
或者:
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
2.设置Nameserver(2种方法):
修改/etc/resolv.conf
,但此文件会被resolvconf重写,故应该修改resolvconf配置文件/etc/resolvconf/resolv.conf.d/head
, 增加:nameserver 202.96.209.133
修改/etc/network/interfaces
,DNS对应的参数名为dns-nameservers
,这里设置的优先级比上一种方法高。如果两种方法都设置了,则都会出现在/etc/resolv.conf中。
3.将用户加入 group: usermod -G groupname username
(这种会把用户从其他组中去掉,只属于该组) 如:usermod -G git git
(git只属于git组)
usermod -a -G groupname username
(把用户添加到这个组,之前所属组不影响) 如:usermod -a -G www git
(git属于之前git组,也属于www组)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user1 user1:x:999:user1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sudo sudo:x:27: xxx@xxxx:~$ usermod -G 27 user1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sudo sudo:x:27:user1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user1 user1:x:999: xxx@xxxx:~$ usermod -a -G 999 user1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user1 user1:x:999:user1 xxx@xxxx:~$ cat /etc/group|grep sudo sudo:x:27:user1
1 xxx@xxxx:~$ useradd -r -m -s /bin/bash -G 27 test1
4.修改时区和时间:
首先查看时区:
1 2 redtux@redtux-PC:~$ date -R Thu, 31 May 2018 00:03:22 +0800
修改时区,执行sudo tzselect,按提示选择时区.
复制文件到/etc目录下 sudo cp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更新时间 sudo ntpdate time.windows.com
5.搜索文件夹并删除 1 find ./* -name "@eaDir" -type d -print0 | xargs -0 rm -rf
6.gdisk硬盘分区工具 gdisk是fdisk分区工具的GPT版,MBR分区格式只能支持最大2T的硬盘,大于2T的硬盘必须采用GPT格式,gdisk就是针对GPT格式的升级版。
gdisk
-l /dev/sdX 查看分区信息
gdisk
(?|m) 帮助
n 建立分区
d 删除分区
c 更改分区名字
I 显示分区的详细信息
p 显示分区信息
t 转换分区类型
a 将指定分区设置/取消 活动分区
l 查看分区类型
o 重建分区表
v 验证分区表,显示剩余没有被分区划分的扇区数量
q 退出不保存,不保存,所有的修改都不生效
w 退出并保存
执行gdisk /dev/sdx
对sdx硬盘进行编辑,分区表编辑完成保存后,需要重新启动系统,否则系统内核还不知道硬盘分区已经改变了,这个时候你ls /dev/sd*
查看到的分区情况还是编辑之前的。或者可以先执行partprobe
命令试一下看系统是否检测到硬盘分区的变化。
7.blkid 列出所有分区的uuid 硬盘根据插拔接口顺序不同可能是sda,也可能是sdb,这样重启后会不能正确的挂载所有的硬盘,为解决这个问题,UUID被文件系统设计者采用,使其可以持久唯一标识一个硬盘分区。其实方式很简单,就是在文件系统的超级块中使用128位存放UUID。这个UUID是在使用文件系统格式化分区时计算生成的,例如Linux下的文件系统工具mkfs就在格式化分区的同时,生成UUID并把它记录到超级块的固定区域中。
使用mkfs对分区格式化后,会显示分区的uuid,如果我们没有记录下来后面怎么查呢,这个就要用到blkid
工具了,他可以列出系统中所有硬盘分区的uuid。
8.rsync 远程同步工具 rsync 是一个常用的 Linux 应用程序,用于文件同步。
它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之间,或者两个本地目录之间同步文件(但不支持两台远程计算机之间的同步)。它也可以当作文件复制工具,替代cp和mv命令。
它名称里面的r指的是 remote,rsync 其实就是”远程同步”(remote sync)的意思。与其他文件传输工具(如 FTP 或 scp)不同,rsync 的最大特点是会检查发送方和接收方已有的文件,仅传输有变动的部分(默认规则是文件大小或修改时间有变动)。
用法参考文章
-r 参数 本机使用 rsync 命令时,可以作为cp和mv命令的替代方法,将源目录同步到目标目录。
1 $ rsync -r source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中,-r表示递归,即包含子目录。注意,-r是必须的,否则 rsync 运行不会成功。source目录表示源目录,destination表示目标目录。
如果有多个文件或目录需要同步,可以写成下面这样。
1 $ rsync -r source1 source2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中,source1、source2都会被同步到destination目录。
-a 参数 -a参数可以替代-r,除了可以递归同步以外,还可以同步元信息(比如修改时间、权限等)。由于 rsync 默认使用文件大小和修改时间决定文件是否需要更新,所以-a比-r更有用。下面的用法才是常见的写法。
1 $ rsync -a source destination
目标目录destination如果不存在,rsync 会自动创建。执行上面的命令后,源目录source被完整地复制到了目标目录destination下面,即形成了destination/source的目录结构。
如果只想同步源目录source里面的内容到目标目录destination,则需要在源目录后面加上斜杠。
1 $ rsync -a source/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执行后,source目录里面的内容,就都被复制到了destination目录里面,并不会在destination下面创建一个source子目录。
-n 参数 如果不确定 rsync 执行后会产生什么结果,可以先用-n或–dry-run参数模拟执行的结果。
1 $ rsync -anv source/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中,-n参数模拟命令执行的结果,并不真的执行命令。-v参数则是将结果输出到终端,这样就可以看到哪些内容会被同步。
–delete 参数 默认情况下,rsync 只确保源目录的所有内容(明确排除的文件除外)都复制到目标目录。它不会使两个目录保持相同,并且不会删除文件。如果要使得目标目录成为源目录的镜像副本,则必须使用–delete参数,这将删除只存在于目标目录、不存在于源目录的文件。
1 $ rsync -av --delete source/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中,–delete参数会使得destination成为source的一个镜像。
–exclude 参数 有时,我们希望同步时排除某些文件或目录,这时可以用–exclude参数指定排除模式。
1 2 3 $ rsync -av --exclude='*.txt' source/ destination # 或者 $ rsync -av --exclude '*.txt' source/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排除了所有 TXT 文件。
注意,rsync 会同步以”点”开头的隐藏文件,如果要排除隐藏文件,可以这样写–exclude=”.*”。
如果要排除某个目录里面的所有文件,但不希望排除目录本身,可以写成下面这样。
1 $ rsync -av --exclude 'dir1/*' source/ destination
多个排除模式,可以用多个–exclude参数。
1 $ rsync -av --exclude 'file1.txt' --exclude 'dir1/*' source/ destination
多个排除模式也可以利用 Bash 的大扩号的扩展功能,只用一个–exclude参数。
1 $ rsync -av --exclude={'file1.txt','dir1/*'} source/ destination
如果排除模式很多,可以将它们写入一个文件,每个模式一行,然后用–exclude-from参数指定这个文件。
1 $ rsync -av --exclude-from='exclude-file.txt' source/ destination
–include 参数 –include参数用来指定必须同步的文件模式,往往与–exclude结合使用。
1 $ rsync -av --include="*.txt" --exclude='*' source/ destination
上面命令指定同步时,排除所有文件,但是会包括 TXT 文件。
增量备份 rsync 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以完成增量备份,也就是默认只复制有变动的文件。
除了源目录与目标目录直接比较,rsync 还支持使用基准目录,即将源目录与基准目录之间变动的部分,同步到目标目录。
具体做法是,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备份,所有文件在基准目录里面同步一份。以后每一次同步都是增量备份,只同步源目录与基准目录之间有变动的部分,将这部分保存在一个新的目标目录。这个新的目标目录之中,也是包含所有文件,但实际上,只有那些变动过的文件是存在于该目录,其他没有变动的文件都是指向基准目录文件的硬链接。
–link-dest参数用来指定同步时的基准目录。
1 $ rsync -a --delete --link-dest /compare/path /source/path /target/path
上面命令中,–link-dest参数指定基准目录/compare/path,然后源目录/source/path跟基准目录进行比较,找出变动的文件,将它们拷贝到目标目录/target/path。那些没变动的文件则会生成硬链接。这个命令的第一次备份时是全量备份,后面就都是增量备份了。
下面是一个脚本示例,备份用户的主目录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#!/bin/bash # A script to perform incremental backups using rsync set -o errexit set -o nounset set -o pipefail readonly SOURCE_DIR="${HOME}" readonly BACKUP_DIR="/mnt/data/backups" readonly DATETIME="$(date '+%Y-%m-%d_%H:%M:%S')" readonly BACKUP_PATH="${BACKUP_DIR}/${DATETIME}" readonly LATEST_LINK="${BACKUP_DIR}/latest" mkdir -p "${BACKUP_DIR}" rsync -av --delete \ "${SOURCE_DIR}/" \ --link-dest "${LATEST_LINK}" \ --exclude=".cache" \ "${BACKUP_PATH}" rm -rf "${LATEST_LINK}" ln -s "${BACKUP_PATH}" "${LATEST_LINK}"
上面脚本中,每一次同步都会生成一个新目录${BACKUP_DIR}/${DATETIME}
,并将软链接${BACKUP_DIR}/latest
指向这个目录。下一次备份时,就将${BACKUP_DIR}/latest
作为基准目录,生成新的备份目录。最后,再将软链接${BACKUP_DIR}/latest
指向新的备份目录。
Udisk 管理工具 udisksctl: The udisks command line tool
udisksctl status udisksctl info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 | –drive DRIVE} udisksctl mount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filesystem-type TYPE] [–options OPTIONS…]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unmount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force]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unlock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[–key-file PATH] [–read-only] udisksctl lock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loop-setup –file PATH [–read-only] [–offset OFFSET] [–size SIZE]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loop-delete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power-off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smart-simulate –file PATH {–object-path OBJECT | –block-device DEVICE} [–no-user-interaction] udisksctl monitor udisksctl dump udisksctl help
命令手册
完全卸载U盘
1 udisksctl power-off --block-device /dev/sdx